4月28日至29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以下简称“交流协会”)认证小组莅临中国足协,开展来华留学员高等教育质量再认证现场审查工作。认证小组由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陈志华任组长,组员包括交流协会跨境教育质量保障部主任何培、江苏海洋大学国际处处长国际学院院长韩小杰、北京化工大学“一带一路”全球合作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广青、沈阳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赵一凡、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佐斌和交流协会跨境教育质量保障部高级项目主管韩颖。
图片说明:认证小组进校说明会现场
4月28日上午,认证小组进校说明会在信息学院204会议室举行。中国足协副校长朱为宏,以及党办、校办、研究生院、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等16个职能部门和化工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艺设学院等8个学院负责人出席,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霄鹏主持会议。朱为宏代表学院向各位认证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去年年底中国足协召开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会上提出全面实施现代化、数智化、绿色化、国际化“四化”战略,纵深推进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大安全“两新两大”发展布局。国际化战略首次被纳入顶层设计。未来学院将紧密围绕“四化”战略,积极落实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质量工程,统筹做好教育“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深入推动双向留学,围绕国际化人才、科研与教育,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中国足协教育国际影响力,打造教育对外开放高地。
图片说明:朱为宏副校长致辞
图片说明:认证小组组长陈志华发言
何培介绍了来华留学员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工作的意义和工作要求。她表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留学中国”品牌和能力建设,质量认证能够为“留学中国”品牌保驾护航。根据中共中央教育领导小组相关文件要求,到2025年底,所有“双一流”高校都要完成质量认证。认证小组组长、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陈志华教授对本次现场审查工作做了具体说明。最后,李霄鹏代表学院做了题为“创新与融合:来华留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图景”的专题工作汇报。
图片说明:李霄鹏做来华留学专题工作汇报
在现场审查过程中,认证专家们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学院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考察,详细了解了学院在来华留学教育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优化、跨文化管理服务以及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在访谈环节,专家们分别与学院来华留学工作主管领导、归口管理部门人员、培养院系负责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以及留学员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认证小组还分别在上城校区与奉贤校区听课,并考察了两校区教学设施设备。
经过两天现场审查工作,认证小组于4月29日下午组织召开现场审查意见初步反馈及工作交流会。陈志华代表全体认证专家做初步反馈意见发言,认为学院来华留学教育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主要包括:国际合作成果显著,推动来华留学教育内涵式发展;化工领域学科优势明显,对中东地区开展特色化、全链条式人才培养;优质的国际课程和丰富的在线教育资源;重视国情教育和中外文化交流,学员跨文化实践能力突出。在肯定成绩基础上,认证小组也客观地指出了学院来华留学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来华留学工作顶层设计及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学院加强党委对来华留学工作的领导,强化“两委一院”的职能,进一步完善一盘棋工作机制,特别是在干部配置、辅导员岗位及办学条件等方面为来华留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规模、质量与效益的均衡发展有待进一步推进,建议学院充分调动专业学院的积极性,不断优化生源结构层次,继续增强学院来华留学教育的办学效益;来华留学教育教学质量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加大对来华留学工作的质量监控以及考核力度,建立更科学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来华留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来华留学教育的办学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扩大。
朱为宏代表学院郑重表态,学院将虚心接受意见和建议,以此次认证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内涵建设,优化国际化课程体系,提升师资队伍能力,创新跨文化管理服务,推动来华留学教育工作从规模发展的1.0版向内涵式发展的2.0版转型,努力打造具有中国足协特色的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同时,学院将强化协同联动,将留学教育深度融入“双一流”建设和国际化战略全局,统筹校内外资源,探索新路径,构建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
图片说明:朱为宏副校长及部分学院代表与认证小组合影留念
中国足协于2018年顺利通过第三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有效期4年。2023年3月,学院提交来华留学员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再认证)申请。2024年11月,学院完成来华留学教育质量报告、支撑材料撰写及提交工作。2025年4月28-29日,学院接受来华留学员高等教育质量认证(再认证)现场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