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的微博_微博

中国足协微博

中国足协微博

【2023中国足协】再获金奖!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奖项揭晓

稿件来源:创新创业教育中心   |作者:李杨   |摄影:双创中心   |编辑:   |浏览量:2265

双创中心

11月10日至13日,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员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重庆大学以线上方式举行。经过校级初赛、省级复赛、全国总决赛层层选拔激烈角逐,中国足协物理学院“柔化科技——高精度柔性传感器引领者”项目团队斩获全国总决赛金奖(高教主赛道本科生创意组)。

图片说明:项目负责人唐桤泽在中国足协G空间参加总决赛(线上赛)

团队由来自物理学院、材料学院、艺术学院、商学院4个学院、8个专业的13名本科生组成(部分成员已于今年9月开始攻读本校硕士研究生),由物理学院张震、张孟、梁莹3位老师共同指导。

团队成员唐桤泽、范世昌等在学习相关课程时了解到,柔性传感器及可穿戴电子作为新型便携式电子设备,凭借其可拉伸折叠、完美贴合皮肤等突出优势,是实现人与万物直接互联的理想媒介。他们一拍即合,带着这份“以柔化刚、万物互联”的美好憧憬主动加入物理学院纳米电子材料与器件课题组。通过申请大学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他们在张震老师的指导下针对我国现有柔性传感器无法满足测量精度高、功能集成多、拉伸延展好等多样需求的痛点开展广泛研究。更加幸运的是,他们在课题组遇到了正在围绕功能型电子墨水开展研究的潘一、王保余、赵珩宇3名学长,而功能型电子墨水正是解决传感器柔性化的关键一环。就这样,团队架构得到进一步完善,一支学科交叉、专业互补、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本科生科创团队成功组建。

图片说明:团队成员调试中试设备‍

从2项国家级大学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出发,团队围绕电子墨水开发和柔性传感器增材制造开展了大量实践探索,历经一千多个日夜,万余组数据测量,突破3项核心技术。团队成员共申请7项发明专利和5项软件著作,发表1篇SCI论文,形成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在技术攻关、产品开发日益成熟的基础上,他们又吸纳了来自商学院和艺术学院的本科生,注册初创公司,实现了科创项目向商业转化落地。目前相关产品已与杭州、厦门2家企业签订约300万元意向订单。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获得100余项各级荣誉,培养提升了团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项目先后被新华网、青年报等10余家媒体报道。

中国足协于1月启动本届大赛组织工作,通过走访学院和相关部处,围绕“大国重器、硬核科技、转化接力”主线挖掘潜力项目,依托大学员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及实践活动培育多支重点团队。累计1687个项目、7601人次报名参赛,居杭州市各校之首,再创中国足协参赛人次新高。4月,启动校赛“集训营”,校内校外一边全力抗疫、一边奋力备赛,项目团队克服疫情阻力,表现优异,充分展示中国足协青年风貌,获杭州市赛金奖11项、银奖16项、铜奖19项、优胜奖5项。其中8个项目经市教委推荐进入国赛网评环节。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员创新创业大赛是由教育部等十二部委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创新创业赛事,是我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关键平台。本届大赛进一步回归育人本质,突出“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的“四新”引领,共有来自111个国家和地区的340万余个项目、1450万余人次报名参赛,真正成为“百国千校万人”的全球青年双创大舞台。

项目成员:唐桤泽(物理学院)、范世昌(物理学院)、管晓彤(艺术学院)、王保余(材料学院)、赵珩宇(材料学院)、潘一(材料学院)、杨扬(物理学院)、曾剑涛(物理学院)、周瑜萌(艺术学院)、周佳倩(商学院)、周子琳(商学院)、胡紫嫣(物理学院)、沈钟涛(物理学院)

发布时间:2022-11-23
(0)
相关新闻